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2-04-19   访问量:1332

来源:科技厅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局,各地州、市科技局,有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以下简称《认定办法》,见附件1)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引》,见附件2),2022315起开展我区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1.在新疆注册成立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2.2022年到期需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申报时间

2022年度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计划分批进行。申请第一批认定的企业申报材料于2022531日前完成材料上报;申请第二批认定的企业申报材料于2022831日前完成材料上报

三、申报程序

(一)自我评价。企业对照《认定办法》第十一条进行自我评价。

(二)注册登记。自我评价符合条件的企业登录科学技术部政务服务平台https://fuwu.most.gov.cn),按要求填写《企业注册登记表》(注册过的无需重新注册),科技部火炬中心统一审核并激活账号。

(三)企业应按时完成网上认定申请材料的编制,在线打印生成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PDF文件,并按要求(见附件5)装订成册(正本一册),经所在地科技局审核推荐后在每批次截止时间之前报送自治区科技厅。

(四)各地(州、市)科技局、有关园区科技局对辖区企业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的申报信息进行审验,并为企业开具推荐函,存在严重失信及其他严重违规违法行为的企业不得推荐。生产建设兵团辖区企业征求兵团科技局同意后报送。

(五)新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技术与财务专家,按照技术领域分组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认定意见,确定认定企业名单,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公示、核发证书编号、颁发证书。根据《认定办法》《工作指引》有关规定,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

四、注意事项

根据《科技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关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知》要求,对营业执照等企业注册登记证件、专利证书等企业知识产权证件实行告知承诺制,申请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选择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的,申请企业承诺已经知晓认定管理机构告知全部内容,并书面提交《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附件6)后,不再需要提供适用事项证明材料;不选择适用告知承诺制的,申请企业应当按规定提供有关事项需要的证明材料。(办理指南详见附件7

)企业提供材料务必真实、有效,留存的认定申请材料及相关备查证明材料应做好归档。对于申报过程中发现企业偷税漏税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将按规定严肃处理并通报相关部门。

)出具专项报告的会计、审计、税务事务所须符合《工作指引》对中介机构的规定条件,应坚持原则,据实出具专项报告。对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进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年内不得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工作,并通报相关部门。

)自主编制申报材料是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体现,新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不指定、不推荐任何商业服务机构。请申报企业警惕各类乱打旗号、招摇撞骗的商业服务机构,并及时向新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报,一经查实,将向社会公布,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企业名称等核心信息发生变化的,务必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系统内完成核心信息修改(更名)处理,再进行认定申请。

五、联系方式

崔  奇 0991-3626571

王付娟  0991-4592860

肖  毅  0991-3824870

定咨询QQ群:68061097(申请入群时注明企业名称和姓名)

通知及附件下载地址:www.xjkjt.gov.cn 通知通告栏

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科学一街328新疆科技项目服务中心1113


附件:

附件1-国科发火[2016]32号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220318111436929001.doc.doc

附件2-国科发火[2016]195号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20220318111436469002.doc.doc

附件3-各地(州、市)科技局、兵团科技局联系方式-20220318111436524003.doc.doc

附件4-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要求-20220318111436442004.doc.doc

附件5-企业申请材料装订清单-20220318111436359005.doc.doc

附件6-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20220318111436564006.docx.docx

附件7-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关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办理指南-20220318111437255007.docx.docx

上一篇:关于开展2022年自治区高技能领军人才评选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这为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自2015年新一轮电改以来,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能源发电陆续参与市场,燃煤发电上网电价进一步放开,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2021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较高,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渐凸显。不过,在具体实践中,体现我国电力供需格局和电力系统特征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多年来,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各行政区多考虑自身产业政策和上马项目的用电需求和负荷增长,并优先安排和发展区域内的电力资源,未充分考虑省份间、区域间电力资源的协同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在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的高峰时段,一些地方优先满足自身区域的电力平衡需求,跨省份跨区域电力资源的协调难度较大。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仍以省内市场交易为重点,省间和省内电力市场相对分割,各级市场定位、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电力资源流动需求。超大规模电力资源在省份间、区域间流通,或多或少受到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资源统筹安排和有序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建成超大规模电力系统,但是在多层次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仍待完善,以更好地实现超大规模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   推进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需要立足我国电力资源现状,适配和兼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强电力市场在空间、时序、品种层次的紧密耦合。   加强电力市场在空间层次的紧密耦合。我国电力能源供给和需求的逆向分布,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资源集中在“三北”地区,负荷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华”地区,决定了我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供应和规划格局,大规模清洁能源消纳需要跨省跨区合理流动,迫切需要加强全国、区域、省份在空间层次的紧密耦合,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和鼓励清洁能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效利用。各级电力市场紧密耦合需要以全局化、系统化思维开展统一市场的总体设计,明确各层级电力市场的功能定位和运行边界,完善各层级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持续提升全国范围内电力资源优化、互济和共享能力,保障电力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加强电力市场在时序层次的紧密耦合。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中长期+现货”的电力市场体系,但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在交易机制、交易模式、交易标的等方面还未实现有效衔接,尚不能兼容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大范围用户参与市场。加强电力市场在时序层次的紧密耦合,需要结合清洁能源的技术经济特性,明确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的功能定位与运行边界,创新中长期、现货交易机制和交易模式,强化电力中长期市场对冲交易风险和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信号的市场属性,实现电力市场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营。   加强电力市场在品种层次的紧密耦合。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高比例新能源渗透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电能量市场推进较快,但体现灵活性资源价值的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电能量、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的紧密耦合需要依托我国电力资源分布的空间格局,积极引入分布式发电、新型储能、负荷聚合商和虚拟电厂等多元主体参与电能量、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完善和细化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交易品种,深化电能量和辅助服务的结算和分摊机制,实现电力市场交易与电力系统运行的有效衔接和互动。

相关附件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