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据预测,随着卡沙干和田吉兹油田产量的增加,哈萨克斯坦原油净出口量2027年将在142万~155万桶/日。此外,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潜力也很大,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万亿立方米,预计未来可增至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两个大型油田,分别是田吉兹油田和卡沙甘油田。
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近30年共计吸引的直接外国投资高达3760亿美元,其中排名前五位的投资国家为荷兰、美国、瑞士、俄罗斯和中国,而荷兰和美国的投资占比相加就超过50%。2019年,来自荷兰和美国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73亿美元和55亿美元。2020年,荷兰和美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出现“腰斩”式下降,荷兰投资减至33亿美元、美国减至21亿美元。2021年以来,虽然哈萨克斯坦外资投入逐渐回暖,但不足以缓解紧张形势。
2022年1月2日,哈萨克斯坦西部产油重镇扎纳奥津又爆发了因天然气涨价引发的抗议。在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富油气国出现供应短缺焦虑引发的暴乱,与其油气行业多年来持续吸引外资的形象的确有些“违和”。
2022年启动还不到一周时间,接连发生了两起对全球能源供应有一定影响的事件,一是印尼政府宣布禁止煤炭出口,二是哈萨克斯坦发生暴乱。前者影响到全球煤炭供应,后者则与油气相关。
哈萨克斯坦成为投资热土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1991年苏联解体后建国,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横跨欧亚两洲,自然资源丰富,铀矿和油气资源禀赋极佳,是全球最大的铀矿出口国,也是主要的油气资源国之一。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门捷列夫编制由110种元素构成的周期表中,在哈萨克斯坦已找到99种,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哈萨克斯坦自然资源种类的丰富,因而受到全球的资金追捧也不奇怪。
据哈萨克斯坦投资公司(2017年成立的国家投资公司)截至2021年的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在建国以来的近30年时间里,共计吸引的直接外国投资高达3760亿美元,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为荷兰、美国、瑞士、俄罗斯和中国,其中荷兰和美国的投资占比相加就超过50%。2019年,来自荷兰和美国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73亿美元(占比30.2%)和55亿美元(占比23%)。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量
根据《石油与天然气杂志》(OGJ)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月,哈萨克斯坦已探明原油储量为300亿桶,在独联体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在全球位列第12。哈萨克斯坦在里海的探明石油储量在里海周边国家中位列第一。
2019年,哈萨克斯坦原油和凝析油产量为196.5万桶/日,呈逐年增长态势。根据英国咨询公司国际商业观察预测,随着卡沙甘和田吉兹油田产量的增加,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净出口量预计2027年在142万~155万桶/日。
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潜力也很大,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万亿立方米,预计未来可增至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伴生气异常丰富,每生产1吨石油就会产生1000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主要用于回注、出口和满足国内消费。哈萨克斯坦的炼油能力也在增强,目前已经完成了Pavlodar、Atyrau和Shymkent三大炼厂的升级改造,总炼油能力得到提升。
哈萨克斯坦拥有两个大型油田,分别是田吉兹油田和卡沙甘油田。2019年,田吉兹和卡沙甘两个油田的总产量接近90万桶/日,约占哈萨克斯坦石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田吉兹油田于1979年被找到,但直至21世纪才真正得以大规模开发。雪佛龙早在1993年就与哈萨克斯坦签下了开发田吉兹油田的联合协议。1997年,俄罗斯鲁克石油从雪佛龙处购得田吉兹油田5%的权益;2000年,雪佛龙将其在该油田的权益增至50%。负责该油田开发的公司田吉兹雪佛龙目前由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鲁克石油和哈萨克斯坦国有能源公司KazMunayGas(KMG)所有。田吉兹油田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石油发现之一。
卡沙甘油田于2000年被发现,由卡沙甘、卡拉姆卡斯、阿克托德和卡伊兰4个子油田组成,被认为是1968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发现普鲁特赫本油田之后全球最大的石油发现,预计石油储量为350亿桶。由多国财团组建的北里海财团负责该油田的运营,由于开发难度大,投产时间多次延后。截至2016年,多国财团向该油田先后投入约500亿美元,严重超过预算,也使其成为全球成本最高的石油项目。
北里海财团由埃尼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能源、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帝石公司和KMG共同组成,2016年中国石油通过收购KMG所持该油田8.33%的权益加入多国财团阵营。
天然气涨价成暴乱导火索
吸引了无数外资的哈萨克斯坦最近的“日子”似乎并不太平。2022年1月2日,哈萨克斯坦西部产油重镇扎纳奥津突然爆发了因天然气涨价而引发的抗议,随后迅速向全国蔓延,事态亦逐渐恶化。天然气涨价主要源自哈萨克斯坦政府近期取消液化石油气(LPG)价格上限的政策,其称继续维持现价不利于鼓励生产保障供应,还担心未来会引发LPG短缺。
消息发布后,哈萨克斯坦的LPG价格迅速翻番,引起了为图LPG低价而将汽车改装成以LPG为燃料的车主的不满,并随之触发了民众对政府的其他“怨念”,包括腐败严重、生活水平低、贫困和失业等。在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富油气国,出现供应短缺焦虑与其油气行业多年来持续吸引外资的形象的确有些“违和”。
疫情引发经济下行是主因之一
疫情发生以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情况也受到影响,这在外资流入量上有着最直观的体现。2020年,哈萨克斯坦最大的两个外资来源国——荷兰和美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都出现了“腰斩”式下降,荷兰投资大减至33亿美元、美国则减至21亿美元,虽然两国依然牢牢占据着外资国榜单前两名的位置,但这更意味着其他非主要投资国的投入也在缩水。
实际上,疫情期间,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行业从业者也受到较大影响。据报道,2020年,田吉兹雪佛龙公司解雇了数万名哈萨克斯坦员工,并称还将继续减员,这加剧了当地人本就因疫情导致的经济发展迟滞所带来的痛苦体验。虽然2021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的外资投入逐渐回暖,上半年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30%,但仍不足以缓解紧张形势,何况下半年病毒变异又开始继续“接力”,最终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下引发了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