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克拉玛依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扫描文末二维码可查看政策原文。 一、发展目标 紧抓氢能发展历史机遇,立足克拉玛依市“绿氢”“绿电”“绿热”应用需求,围绕“风光制氢、石化用氢、氢电供能”产业链,推进氢储能调峰电站、绿电制氢、零碳城区等先行项目建设,到2025年,基本形成氢能“制、储、运、加、用”的产业生态,实现产业链延伸和配套企业聚集,初步建成功能配套齐全、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新疆氢能港”,打造全疆氢能产业示范区,形成以“中国西部氢都”为名片的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格局。 氢能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绿氢”产能达到10万吨/年以上,实现制氢成本18元/千克以下。 氢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助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和引进重点领域优质企业20家,全市相关产业规模力争突破300亿元以上。 氢能应用示范西部领先。打造一批绿氢化工示范场景,建成1个零碳数据中心、1个零碳配电网、1个零碳城区。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完成燃料电池汽车短距离运输试点示范,建设1—2个加氢站,建设一条氢能交通线。 二、主要任务 (一)氢能产业强基工程 1. 提升制氢装备制造能力。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园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成长速度快、技术较为成熟的氢能领域装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争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氢能装备制造板块落户克拉玛依。在先进制氢设备、储氢设备、氢燃料电池及应用装备、分布式发电、加氢站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加快实现先进氢能相关工艺、技术、产品高效转化。 专栏1 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以氢储能调峰电站一体化项目落地企业为依托,在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等地围绕电解槽、氢燃料电池、PEM膜、气体扩散层、储氢罐、膜电极、泵阀等氢储能调峰电站核心零部件领域,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氢能装备中心。 氢能技术创新转化示范园区:针对甲醇水热重整制氢、甲酸直接重整制氢、熔融金属甲烷裂解制氢、高温水裂解制氢、质子交换膜制氢、固体氧化物制氢技术攻关,联合相关高校、领军企业开展原型设备开发及首台套应用,进行一批典型氢能产品应用示范。 中石油氢能板块装备制造示范区:积极对接驻市央企,构筑以驻市央企为牵引、地方企业联合攻关的产业创新联合体,集聚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搭建国家级示范平台,加快氢能技术与装备制造产业化进程。 2. 推动关键材料本地供应。依托克拉玛依市石油石化原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碳材料、高分子材料、石墨电极(针状焦)、包覆沥青、制氢副产石墨等产业。鼓励本地化工企业与新能源装备配套企业通过投资、联合生产、提供原料等方式进行合作,实现氢能装备关键材料和原料本地供应。 专栏2 碳材料产业 梳理氢储能设备及燃料电池生产企业对碳纤维储氢罐、储氢罐内胆、GDL碳纸、质子交换膜等产品的原料需求,形成需求数量和规格清单,积极对接本地高分子材料生产企业,在独山子区等地发展用储氢容器制造、检验相关产业,推动碳纤维、高分子材料、石墨电极(针状焦)、包覆沥青等碳材料实现本地供应。 (二)氢能化工应用工程 发挥克拉玛依在石油化工领域基础优势,拓展氢气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空间,推进重油改质、合成氨、合成甲醇等领域氢气应用,不断提升改质原油在石油化工品类中的比重。推进绿氢+精细化工应用示范,积极引导驻市央企由灰氢工艺向绿氢工艺转变,扩大绿氢替代灰氢在化工领域应用规模。 专栏3 绿氢化工 开展绿氢化工示范:重点围绕20万吨/年重油浆态床加氢全转化示范项目、10万吨/年溶剂油加氢项目的绿氢需求,推动“绿氢”用量达到1万吨/年。在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绿氢化工产能,推动200万吨重油加氢项目落地,鼓励克石化、独石化等传统石油化工企业向绿氢精细化工发展,支持200万吨重油加氢项目中所用氢气的绿氢替代,远期实现“绿氢”用量突破10万吨/年。 (三)氢能绿电示范工程 1. 发展绿电应用。重点建设氢储能调峰电站一体化项目,利用克拉玛依现有发展基础,发展离网供电、绿电冶金,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建设“零碳示范区”。 专栏4 绿电供应 离网供电:依托氢储能调峰电站,供应低价“绿电”,试点推动绿电自发自用,供应乌尔禾区单晶硅棒及硅片项目,探索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等地工业、居民用电离网供应。 绿电冶金:利用氢储能调峰电站的离网“绿电”体系,吸引电解铜、电解铝等高载能、市场需求量大的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落户克拉玛依,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广“绿色金属”产品。 2. 推进热电联供。利用氢储能调峰电站一体化项目供电时副产热能为全市提供绿色热源,逐步实现本市冬季供热和工业伴热的绿色化,探索全市天然气供热向“绿热”的低碳转变,打造零碳供暖示范区。 专栏5 绿色供暖 民用供热:在金龙镇、三坪镇、市区住宅和厂房等有供热需求且条件成熟的区域先行实施热电联供,逐步推进绿色供暖在全市复制推广。 天然气掺氢:在条件适合的区域推进天然气掺氢技术示范,改变天然气的燃烧特性,增加燃烧值,在降低CO₂排放的同时拓宽氢能规模运用可能性。 3. 发展零碳数据中心。加快氢能与本市数字经济结合,依托氢储能调峰电站一体化项目,推动“风光制氢+数据中心绿色电源”创新应用,探索以氢能为核心的分布式储能供电模式,打造全疆首个纯绿电零碳数据中心,推动本市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在全疆走在前列。 专栏6 零碳数据中心 建设氢储能调峰电站,推动克拉玛依区云计算产业园区数据中心绿氢供电,解决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瓶颈问题,打造全疆首个氢能零碳能源融合应用示范园区。 4. 发掘绿氧价值。推动电解水制氢副产氧气在稠油开采等领域深度应用,加快发展高效燃烧和CCUS产业,推进工业领域降碳增效。 专栏7 高效燃烧和CCUS应用 绿氧供应:利用氢储能调峰电站一体化项目副产的氧气,建设油田注汽锅炉绝氮燃烧示范项目,实现高浓度CO₂原位捕集,支持油田CO₂压裂、驱油,提高采收率。 (四)氢能交通试点工程 充分发挥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低碳无污染等技术优势,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市绿道、矿区及固定长途交通运输等领域先行示范应用,同时探索“绿色甲醇+甲醇燃料”新模式,形成氢燃料电池车、绿色甲醇能源供应基地等多元互补的绿色交通应用新格局。 专栏8 绿色交通 交通运输领域:在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开展氢能线路车场景应用示范;在独山子区规划一条港区装卸线以及氢能重卡摆渡线路;在石西、陆梁、玛湖等路线相对固定的矿区规划氢燃料汽车路线。 绿色甲醇能源领域:根据绿色甲醇应用发展态势,以及各类交通工具和其他场景对绿色甲醇的应用需求,积极探索打造疆内绿色甲醇能源生产基地。 加氢站: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条件和终端用氢需求情况,依托现阶段中石油在克拉玛依市部署的加油站网点,科学合理布局1—2个加氢站,统筹推进固定式和撬装式(如光伏制氢、甲醇水热重整制氢、甲酸直接重整制氢等)加氢站建设。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 |